date
slug
password
icon
文章来源说明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1.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 在任何社会,经济制度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一是所有制或产权制度;
      二是收入分配制度;
      三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 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处于核心地位,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决定了资源配置方式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在社会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处于核心地位,
  •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3.满足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保障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实现共同富裕。
  • 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需要加强推进下列工作
    • ①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②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③要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2.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 需求曲线

  1. 需求价格的关系
    1. 成反比
  1. 需求数量变动(点的移动)
    1. 假设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价格需求变化,
  1. 需求变动(线的移动)
    1. 假定价格不动,收入变化、消费者偏好变化引起
      • 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一定是每一价格水平上所有个别消费者需求量之和;因此市场需求曲线也就是所有个别消费者需求曲线水平加总。
      • 消费者偏好支配着消费者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
      • 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1)购买欲望;(2)支付能力。
       

📝供给的含义

产品价格

生产成本

 

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是描述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关系,
  1. 供给数量变动(点的移动)
假设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价格供给变化
  1. 供给变动(线的移动)
假定价格不动,成本变化变化引起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具体因素)
.劳动的投入数量
资本的投入数量
劳动生产率
资本的效率
经济增长因素分解
(一)两因素分解法 1.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把经济增长率按照劳动和劳动生产率两项因素进行分解。 2.经济增长率GQ=GH+GP
式中: GH为工作小时数(即劳动时间)的增加率; GP为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即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二)三因素分解法 • 2020年单选题 • 2018年单选题 1.经济增长按照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三个因素进行分解,计算这三项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2.经济增长率GY=GA+αGL+βGK 式中: GA为技术进步率或全要素生产率; GL为劳动增长率; GK为资本增长率; α为t时期的劳动产出弹性,也称为劳动份额; β为t时期的资本产出弹性,也称为资本份额; α、β都是大于0小于1的,且α+β=1。 3.索洛余值 (1)计算思路:通过经济增长率的公式,求出技术进步率。 (2)计算公式:GA=GY-αGL-βGK
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
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和阶段特征
导致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
我国的经济波动
1.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 2.以人民为中心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核。
1.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使它们之间保持协调、和谐的关系。
树立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是否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二部分  财  政

11. 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掌握公共物品、财政职能,理解市场与政府经济活动范围。
12. 财政支出。掌握财政支出的类型和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掌握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和影响因素,掌握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特点和分析方法,掌握购买性支出的具体内容,掌握转移性支出的具体内容,理解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异同。
购买性支出:消费性支出(净支出);投资性支出;
  • 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资源配置职能
转移性支出收入再分配职能
 
 
13. 财政收入。理解财政收入、财政集中度和宏观税负,掌握税收的基本特征、职能,掌握税负转嫁的方式和原理,理解国债的种类、政策功能,理解我国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内容。
财政收入和财政集中制度,
税收、社会保障计划收入(强制、自愿)、赠予、其他收入
衡量财政收入的不同口径
大口径,全部
中口径,社会保障
小口径,一般预算
最小口径,税收
  • 财政集中度与宏观税负
占GDP比重
  • 转移性支出:
  • 税收含义基本特征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收职能:
财政职能,经济职能,监督职能,
拉弗曲线:供给,倒U
凯恩斯主义:需求,

税负转嫁

国债

国债余额比GDP
债务依存度
等价定律
国债制度:发行,偿还,市场制度,
发行方式:公募招标,承购包销,直接发售(定向机构),随买发行(不可上市),
我国:摊派,公募,承销
偿还:抽签分次,到期一次,转期,提前,市场购销,
市场制度:发行市场,流通市场
成交定约和清算,:现货、回购、期货、期权。
国债市场功能:实现国债的发行和偿还,调节社会资金运行
债务管理:
 
14. 税收制度。掌握税制各要素和税收分类以及我国现行税收法律制度,掌握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财产税的基本特点,掌握增值税、消费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契税和车船税的基本内容,理解深化税收制度征管改革的目标取向和主要内容。
税制要素:基本;其他。
基本:纳税人,负税人,扣缴义务人。
课税对象,税源,税目,计税依据,
税率分类: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单位,从量),累进税率(全额,超额,),
其他要素
减税免税,
总公司汇总缴纳,
税收分类:
课税对像:所得税,货物和劳务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目的税(印花税),
计量标准:从价税,从量税,
税收与价格关系:价内税价,价外税,
按税负转嫁:直接税,间接税,
按税收管理、使用权限分:中央税,地方税,央地共享税,
15. 政府预算。理解政府预算,辨别我国不同机关的政府预算管理职权,掌握我国政府预算编制制度和执行制度的主要内容,掌握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16. 财政管理体制。掌握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内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解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内容。
17. 财政政策。理解和掌握财政政策的功能与目标、财政政策的工具与类型、财政政策的乘数与时滞的基本内容。

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

18.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理解货币需求、货币需求量、社会融资规模、通货膨胀、数字货币,掌握货币供求理论和货币均衡原理、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机制、货币均衡的基本原理。
19.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理解中央银行体制下的金融服务、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掌握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特点、主要业务和中央银行独立性,分析货币政策目标与货币政策工具搭配使用的效果,理解我国中央银行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掌握非常规货币政策与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工具、目标与机理,理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出的背景及措施、我国贷款基准利率改革情况。
20. 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理解金融市场、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掌握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特点,分析金融市场主体的行为、金融市场各子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
21.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理解金融风险、金融危机、金融监管,掌握金融监管的理论、金融监管体制和国际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主要内容,掌握影子银行、地方金融组织、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与监管。
22. 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理解汇率制度、国际储备,辨别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掌握汇率决定与变动、国际储备及其管理、国际货币体系、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主要特点。理解自由贸易区金融账户。

第四部分  统  计

23. 统计与统计数据。理解统计学、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变量和数据,辨别数据和变量的类型,掌握统计学、描述统计、推断统计的基本原理,辨别统计数据的来源和各种统计调查方法,理解统计质量评价标准,理解数据科学与大数据,辨别数据挖掘的常用算法。
24. 描述统计。理解数据特征测度,掌握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离散趋势的测度指标、分布形态的测度指标以及变量间相关关系的测度指标的计算方法,辨别常用测度数据。
25. 抽样调查。理解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辨别抽样调查的一般步骤和误差来源,掌握常用基本概率抽样方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场合,理解估计量的性质,掌握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下均值估计量方差的估计方法和样本量的计算方法,辨别概率抽样中样本量的影响因素。
26. 回归分析。理解回归模型、回归方程、回归系数,掌握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和估计方法,根据估计的回归方程进行回归系数分析,掌握决定系数以及回归模型的检验。
27. 时间序列分析。辨别时间序列的分类和分解,理解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和速度分析,理解时间序列预测程序,掌握平稳时间序列的平滑预测法。

第五部分  会  计

28. 会计概论。理解会计的目标,掌握会计要素及其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理解会计法规的构成内容。
29. 会计循环。理解会计确认的主要内容和确认标准,掌握会计记录的方法、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辨别主要的账务处理程序类型和会计计量属性类型,掌握会计循环的主要环节,区分会计循环各环节主要会计工作。
30. 会计报表。理解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编制方法,辨别将不同会计项目按照会计报表编制要求进行填列的方法。
31. 会计报表分析。理解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掌握会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辨别会计报表分析中反映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的计算方法。
32. 政府会计。理解政府会计的概念,掌握政府财务会计要素和政府预算会计要素,辨别政府决算报告的概念与政府财务报告的概念。

第六部分  法  律

33. 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理解法律调整机制的基本原理,掌握我国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方式,辨别调整经济的主要法律的种类。
34. 物权法律制度。理解物权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掌握所有权、担保物权、用益物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和适用规则。
35. 合同法律制度。理解合同、要约、承诺,掌握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终止、担保和保全、转让和变更的适用条件。
36. 公司法律制度。掌握公司和公司法的概念,理解公司的特征和分类,掌握公司设立的条件和程序,掌握公司组织机构和股东权利的内容,掌握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和义务,辨别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的相关规定。
37. 其他法律制度。掌握专利法律制度、商标法律制度、劳动合同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反垄断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是否理解工商管理专业理论原理,掌握专业工作方法和专业技术,了解专业相关法律、规范(规定),以及是否具有运用上述知识从事工商管理专业实务工作,科学、合理进行工商管理的能力。

工商管理考试内容与要求

1.企业战略与经营决策。

辨别企业战略的特征和层次,理解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方案,控制企业战略方案的实施,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开展企业综合分析,区分企业战略类型,选择恰当的企业经营战略,辨别企业经营决策的类型,理解企业经营决策的构成要素,制定企业经营决策的流程,合理使用定性和定量决策方法实施企业经营决策,理解企业商业模式的内涵与构成要素,运用商业模式画布进行商业模式分析。

2.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区分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解释公司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说明股东的分类、构成及其法律地位,辨别股东的权利和义务,理解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的性质、职权,理解董事会制度,辨析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组成、聘任、议事规则和决议方式,理解经理层的地位,辨析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经理层的职权、义务责任以及经理的聘任与解聘,理解监事会制度,辨析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的组成、职权和议事规则,理解中国特色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要求和治理基本原则,辨析国有独资公司法人治理中对党组织、出资人机构、董事会、经理层、监督机制的特殊要求。

3.市场营销与品牌管理。

区分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和市场营销微观环境,分析市场营销环境,制定市场营销战略规划,进行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确定市场定位,设计市场营销组合策略,识别品牌和品牌资产,实施品牌战略。

4.分销渠道管理

理解渠道管理的目标与任务,辨别消费品、工业品、服务产品,构建分销渠道,执行渠道成员的激励,辨别渠道权力的来源,运用渠道权力,了解渠道冲突分类和产生原因,处理渠道冲突,理解渠道差距的产生,选择恰当的指标实施分销渠道系统评估,了解分销渠道发展趋势,建立扁平化渠道或渠道战略联盟。

5.生产管理。

辨别生产能力的种类,总结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核算生产能力,理解生产计划的指标,编制生产计划,安排产品出产进度,理解生产作业计划的内容和特点,制定生产企业的期量标准,编制车间生产作业计划,理解生产控制,制定生产控制的基本程序,细化生产控制的方式,开展生产进度、在制品及库存控制,进行生产调度,熟悉现代生产管理方式,如ERP、精益生产管理和丰田精益生产方式。

6.物流管理。

理解物流概念和功能,了解物流管理的内容,理解绿色物流、第三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内涵等,理解包装的功能和分类,了解包装材料的不同特性,了解包装技术方法,合理进行集装化包装,理解装卸搬运作业的特点和方法,进行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区别流通加工和生产加工,了解流通加工形式并进行流通加工的合理化,理解仓储功能,实施仓储合理化,使用仓储设施设备,开展仓储作业流程管理,区分库存的类型,进行库存管理,认识不同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进行运输和配送管理。

7.企业创新。

理解技术创新的特点,区分技术创新的类型,理解技术创新的过程与模式,理解技术创新战略的特点,辨别技术创新战略的类型,选择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恰当的方法实施技术创新决策的评估,辨别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组织模式和外部组织模式,开展企业的研发管理,理解管理创新的特点,说明管理创新的主体和动因,区分管理创新的主要阶段和主要领域。

8.人力资源规划与薪酬管理。

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采用恰当的方法预测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理解绩效的特点与绩效考核的功能,制定绩效考核的内容和标准,制定绩效考核的实施步骤,选择恰当的绩效考核方法实施绩效考核,理解薪酬的构成与功能,分析薪酬管理的影响因素,遵循企业薪酬制度设计的原则,构建企业薪酬制度设计的流程,选择恰当的方法设计企业薪酬制度。

9.企业投融资决策及并购重组。

理解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掌握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相关计算方法,辨别资本成本影响因素,测算不同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率和综合资本成本率,辨别和计算营业杠杆、财务杠杆和总杠杆,掌握资本结构理论,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掌握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方法,理解长期股权投资特征及风险控制,辨别并购重组动因,设计恰当重组方式实现重组效应,选择适当方法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

10.电子商务。理解电子商务,

辨析电子商务的功能和特点,区分电子商务的类型,辨别电子商务中各种要素流的关系,分析电子商务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识别电子商务运作的一般框架,掌握电子商务运作系统的组成要素,设计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及一般流程,制定企业设计电子商务的运作步骤,总结电子支付的特点,区分电子支付的类型,构建第三方支付的流程,总结网络营销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网络市场调查,实施网络营销的策略组合,掌握网络营销方式。

11.国际商务运营。

理解国际商务的含义、类型及特征,辨别跨国公司的法律组织形式、管理组织形式、市场进入方式和经营战略,辨析国际直接投资的形式,理解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和基本理论,区别国际直接投资企业的建立方式,辨析国际直接投资的收益、成本和政策工具,开展国际商务谈判和合同签订,开展国际商品出口和进口的主要业务。
 
 
AI学习生活技巧
BINGER
BINGER
3D艺术设计师
公告
date
slug
password
icon
 
--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 ---
请自便观光,有事可以联系我。
-- 感谢您的支持 ---